核心提示丨5月16日上午9時,在鄭州市公安局報告廳鄭州警方召開“打擊防范非法集資和打擊預防經濟犯罪”新聞通氣會。鄭州警方首次對外發布近階段打擊非法集資經濟犯罪情況,起底非法集資最常見的六種手段,并教你五招識破非法集資“陷阱”。
2個案例揭露非法集資
A
自2011年6月以來,以常某為法人的鄭州某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批準,便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在鄭州、平頂山、南陽等地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3億多元,未兌付金額7000余萬元,未兌付客戶200余人。2014年4月17日,鄭州警方前往廣東肇慶、四川成都以及省內多地將犯罪嫌疑人抓獲,目前嫌疑人已被依法起訴。
B
2012年,鄭州警方接到群眾舉報,鄭州另一家投資擔保有限公司,有非法集資行為。2012年3月7日,鄭州警方對該公司正式立案調查。經查,以史某為法人的鄭州華大投資擔保公司,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,在鄭州等地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3.5億元,涉及集資客戶1500余人。目前9名主要嫌疑人已依法進行了起訴。
3組數據記錄非法集資
2014年,鄭州警方共查辦各類經濟犯罪案件950余起,打擊處理1200余人,挽回損失近10億元。
2015年至今,鄭州警方查辦各類經濟犯罪案件115起,打擊處理86人,挽回經濟損失2.6億元。
2011年至今,全市共立案偵查非法集資案件137起,涉及客戶6.9萬人,打擊處理536人。
6種手段看清非法集資
1.不法分子許諾投資者以獎勵、積分返利等形式給予高額回報。達到一定規模后,便秘密轉移資金、攜款潛逃;
2.以種植蘆薈、養殖螞蟻再回收等名義,騙取群眾資金;以開發所謂高新技術產品為名吸收公眾存款;編造植樹造林、集資建房等虛假項目,騙取群眾“投資入股”;
3.利用專賣、代理、加盟連鎖、消費增值返利、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為幌子,欺騙群眾投資;
4.以辦理完備的工商執照、稅務登記等手續掩蓋其非法目的,在豪華寫字樓租賃辦公地點,聘請名人作廣告等加大宣傳,騙取群眾的信任;
5.通過網站、博客、論壇等網絡平臺和QQ、MSN等通訊工具,傳播虛假信息,誘騙群眾上當;
6.利用精神、人身強制或親情誘騙,以高額利息誘惑,非法獲取資金。
5招對策識破非法集資
1.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,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是陷阱;
2.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否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的上市公司,是否可以發行公司股票、債券等,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、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,就涉嫌非法集資;
3.通過查詢工商登記資料,查明相關企業是否經過法定注冊的合法企業,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等;
4.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,相關媒體會進行報道,可通過網絡查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;
5.對親朋好友低風險、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勸說要審慎決策,不要盲目聽從。
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李立提醒廣大市民,遇到非法集資要立刻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當地的法院提起訴訟。
線索提供王洪巖閆亞平
(大河報)